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检查方式

3.66万次浏览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神经病理性疼痛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确诊。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叩诊等方式评估疼痛部位的感觉异常,如痛觉过敏、触诱发痛等典型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征。同时检查肌力、反射及自主神经功能,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糖检测可筛查糖尿病、感染等潜在病因。自身免疫抗体检测适用于怀疑免疫相关性神经病变患者,如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相关。

3、影像学检查:

MRI或CT能识别椎间盘突出、肿瘤压迫等结构性病变。弥散张量成像可显示周围神经微观结构改变,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或创伤后神经损伤评估。

4、神经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能客观量化神经损伤程度。皮肤交感反应测试用于评估小纤维神经病变,此类病变常导致烧灼样疼痛但传统检查可能无异常。

5、病理活检:

皮肤或神经活检是诊断小纤维神经病的金标准,通过定量分析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腓肠神经活检适用于疑似淀粉样变性或血管炎导致的神经病变。

确诊后需结合疼痛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轻度疼痛可尝试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一线药物,中重度疼痛可能需要联合阿米替林或局部利多卡因贴剂。日常需避免寒冷刺激,进行温水浴和经皮神经电刺激等物理疗法,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缓解症状。若出现进行性肌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警示症状,需立即复查排除脊髓压迫等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