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否需要终身服药

郝盼盼 主任医师

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终身服药需根据病情控制情况、病因类型及生活方式调整效果综合判断,通常分为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用药、继发性高血压可病因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后部分患者可减药等不同情况。

1、原发性高血压:

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0%,病因与遗传、年龄及血管硬化等因素相关。这类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常用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美托洛尔等钙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2、继发性高血压:

由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明确疾病引起,约10%患者可通过手术或病因治疗痊愈。例如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行血管成形术后,部分可停止服药。这类患者需完善肾上腺CT、肾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

3、生活方式干预:

坚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5g、规律有氧运动快走/游泳每周150分钟及体重管理后,约20%轻度高血压患者可逐步减药。戒烟限酒、补充钾镁等电解质也有助于血压控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4、动态评估指征:

每年至少进行1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若持续6个月血压稳定在120/80mmHg以下,部分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减少药物种类或剂量。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者通常仍需维持原治疗方案。

5、特殊人群管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年龄相关性血压下降,需警惕过度降压导致低灌注风险。妊娠期高血压在分娩后多数可停用降压药,但子痫前期患者需持续监测肾功能变化。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制定个性化膳食计划如DASH饮食,保持每周3-5次中等强度运动。需要警惕头痛、视物模糊等靶器官损害症状,长期服药者每3-6个月需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血压控制稳定后仍建议至少每2周测量1次家庭血压,任何药物调整必须经过心血管专科医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