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中暑浑身疼痛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电解质、药物止痛、调整体位、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中暑通常由高温暴露、体液流失、电解质紊乱、体温调节失衡、热射病进展等原因引起。
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冷敷额头、颈部及大血管处,或使用冰袋包裹毛巾后置于腋窝、腹股沟。避免直接用冰接触皮肤,可配合风扇加速蒸发散热,同时解开紧身衣物。
饮用含钠钾的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少量多次补充。每15分钟摄入100-200ml液体,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低钠血症。可进食西瓜、橙子等富含水分及钾的水果。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肌肉疼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加重脱水。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可辅助缓解症状。
采取平卧位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疼痛明显的肢体可垫软枕保持放松状态。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肌肉损伤,轻柔按摩痉挛部位。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9℃、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时需紧急送医。可能与横纹肌溶解、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有关,通常需静脉补液、血液净化等重症监护措施。
恢复期保持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高温时段外出。饮食选择绿豆汤、冬瓜汤等清热食材,适当进行室内拉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若48小时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酱油色尿,需立即复查肌酸激酶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