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吃坏肚子可通过热敷腹部、补充电解质、服用药物、调整饮食、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细菌感染、食物变质、消化功能紊乱、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腹部,温度控制在40-50℃避免烫伤。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肠道痉挛性疼痛,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日可重复3-4次。注意糖尿病患者及皮肤感觉异常者需谨慎使用。
口服补液盐或稀释的苹果汁补充钠钾电解质,每小时饮用100-200ml。腹泻导致体液大量丢失时,可饮用含1.5-2.5g/L葡萄糖的淡盐水。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加重脱水。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洛哌丁胺能减缓肠蠕动,双歧杆菌制剂调节菌群平衡。这些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细菌性肠炎患者慎用止泻药以免延长病程。
急性期选择BRAT饮食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逐步添加蒸蛋、燕麦等低渣食物。避免乳制品、高脂及辛辣刺激食物,症状缓解后2-3天再恢复正常饮食。
沙门氏菌或志贺菌感染需进行粪便培养,寄生虫感染需服用阿苯达唑。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和抗生素治疗。
恢复期每日步行30分钟促进肠蠕动,饮用含益生菌的酸奶帮助重建肠道菌群。烹饪时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生熟食材分开处理。腹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脱水症状需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