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脚后跟疼痛的原因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女性脚后跟疼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过度运动、肥胖、跟腱炎等原因引起。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和脚趾的厚带状组织,长期站立或行走可能导致其发炎。典型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活动后减轻。建议穿支撑性鞋垫,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训练,避免赤脚行走。

2、跟骨骨刺:

跟骨底部异常骨质增生可能与长期机械刺激有关,通常伴随足底筋膜炎出现。疼痛呈针刺感,按压脚跟底部加重。超声波治疗和体外冲击波可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手术切除骨刺。

3、过度运动:

跑步或跳跃运动过量会导致跟骨脂肪垫损伤,常见于突然增加运动量的人群。表现为脚跟钝痛,休息后缓解。建议采用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逐步恢复运动强度。

4、肥胖因素:

体重超标增加足部负荷,导致足弓塌陷和跟骨受力异常。疼痛多呈持续性,傍晚加重。控制体重是关键,BMI超过24需通过饮食调整如地中海饮食和低冲击运动游泳、骑自行车减重。

5、跟腱炎:

跟腱反复微小撕裂引发炎症,常与穿高跟鞋或扁平足有关。疼痛位于脚跟后方,活动时伴有弹响。可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如曲安奈德,配合离心性跟腱拉伸训练,慢性患者需行跟腱清理术。

日常建议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运动鞋,避免连续穿高跟鞋超过4小时。可进行脚趾抓毛巾、踩网球按摩等康复训练,疼痛持续2周以上或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排查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系统性疾病。钙和维生素D补充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相关的脚跟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