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长期食用过烫食物可能增加胃癌风险,主要与黏膜损伤、慢性炎症、饮食习惯、基因易感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预防需调整进食温度、定期胃镜检查、控制感染源。
过烫食物>65℃直接灼伤食管和胃黏膜,反复损伤修复过程可能诱发异常细胞增生。世界卫生组织将65℃以上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建议食物温度降至60℃以下食用,避免烫食如火锅、热茶等。
持续热刺激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可能伴随上腹隐痛、反酸症状。这类癌前病变需通过胃镜监测,药物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
偏爱烫食人群常合并高盐、腌渍食品摄入,可能表现为胃部灼烧感。日常选择温凉膳食如酸奶、蒸蛋,避免同时饮酒刺激,减少腌制腊肉、泡菜等高风险食物。
CDH1基因突变者烫食更易诱发胃癌,通常有家族聚集现象。推荐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及胃镜检查,筛查手段包括无痛胃镜、胶囊内镜。
烫食加重Hp感染所致的胃黏膜病变,可出现口臭、早饱感。根除治疗需采用四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PPI,治疗后需复查13C呼气试验。
预防胃癌需建立科学饮食习惯,每日摄入200g新鲜果蔬如西兰花、胡萝卜,适量补充富含硒元素的食物。避免快速进食及过量红肉,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40岁以上人群每1-2年进行胃镜检查,出现持续胃痛、消瘦等症状需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