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如何进行针灸治疗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骨性关节炎可通过针刺疗法、电针疗法、温针疗法、穴位注射、刺络拔罐等方式治疗。骨性关节炎通常由关节退行性变、肥胖、关节损伤、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针刺疗法:

选取膝关节周围穴位如犊鼻、阳陵泉、血海等,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刺激局部经络。针刺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治疗频率建议每周3次,10次为一个疗程。慢性期患者可配合远端取穴如足三里、肾俞等调节整体机能。

2、电针疗法:

在传统针刺基础上连接电针仪,采用疏密波交替刺激,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电针通过持续神经刺激产生镇痛效应,适用于急性疼痛发作期。研究显示电针能促进关节滑液分泌,延缓软骨退化进程。

3、温针疗法:

将艾炷套于针柄点燃,通过热传导增强针感。温针特别适合怕冷喜暖的寒湿型患者,能显著改善晨僵症状。操作时需注意防止烫伤,每个穴位艾灸2-3壮为宜。可重点作用于关元、气海等强壮穴位提升机体抗病能力。

4、穴位注射:

选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穴位注射。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周围,兼具针刺和药物双重效应。注射部位多选阿是穴或经外奇穴,每周1-2次为宜。临床观察显示该方法对关节积液吸收效果显著。

5、刺络拔罐:

在膝关节周围寻找瘀络点刺出血后拔罐,适用于瘀血阻滞型患者。操作时严格消毒,留置5-10分钟即可。该方法能快速缓解局部压力,改善关节活动度。配合走罐手法可增强松解粘连效果。

针灸治疗需配合体重管理,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日常可食用富含胶原蛋白的猪蹄、牛筋汤等食物,避免寒冷刺激。急性发作期应减少爬楼梯、下蹲等动作,必要时使用护膝支撑。若关节变形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膝关节置换术等外科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