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纵隔肿瘤预后差异较大,取决于肿瘤类型、分期及治疗方式等因素。总体可分为5年生存率较高、中等和较差三类。
胸腺瘤、神经鞘瘤等良性纵隔肿瘤预后最佳,完整切除后5年生存率超过90%。这类肿瘤生长缓慢,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通常无需放化疗。
胸腺类癌、精原细胞瘤等低度恶性纵隔肿瘤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达70-85%。肿瘤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常表现为咳嗽、胸闷,需结合手术与放疗。
胸腺癌、恶性淋巴瘤等中度恶性纵隔肿瘤5年生存率为40-60%。肿瘤可能与环境因素、基因突变相关,表现为胸痛、声嘶。治疗需手术联合放化疗,常用顺铂、依托泊苷等药物。
小细胞肺癌纵隔转移、肉瘤等高度恶性纵隔肿瘤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30%。肿瘤进展迅速,易转移,常需综合治疗。紫杉醇、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可延缓进展。
其他部位转移至纵隔的肿瘤预后最差,生存期通常不足1年。食管癌、乳腺癌转移较常见,需根据原发肿瘤选择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纵隔肿瘤患者术后需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有氧运动,定期CT复查。胸腺肿瘤患者需检查肌无力症状,淋巴瘤患者应监测免疫功能。放疗后宜补充维生素E,化疗期间需维持白细胞计数。所有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