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不是肾脏出现问题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痛风与肾脏功能存在双向关联,肾脏排泄尿酸能力下降可能诱发痛风,长期高尿酸血症也会损害肾脏。

1、尿酸排泄障碍:

肾脏是尿酸主要排泄器官,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肾小管分泌功能异常时,血尿酸水平升高。约90%原发性痛风患者存在肾脏尿酸排泄减少,这与遗传性肾尿酸转运蛋白缺陷有关。

2、慢性肾病继发:

肾功能不全患者常伴随高尿酸血症,可能与氮质血症抑制尿酸排泄有关。研究显示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时,痛风发生率显著增加,这类患者需警惕尿酸性肾病风险。

3、尿酸盐结晶沉积:

长期高尿酸可导致尿酸盐在肾间质沉积,形成痛风结节。肾髓质部位易形成微结晶,引发慢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为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等肾小管功能受损症状。

4、急性尿酸性肾病:

短期内尿酸急剧升高可能堵塞肾小管,多见于肿瘤溶解综合征。尿酸结晶阻塞集合管会导致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少尿、血肌酐升高,需紧急碱化尿液治疗。

5、药物因素影响: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会竞争性抑制尿酸排泄,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也可引起肾血管收缩导致尿酸潴留。长期服用这些药物需定期监测血尿酸和肾功能指标。

痛风患者应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摄入。适度有氧运动可改善代谢,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急性发作。合并肾功能异常者建议使用非布司他等经肝肾双途径排泄的降尿酸药物,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超声。当出现持续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时,需肾内科联合风湿免疫科共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