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邵彬 副主任医师

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乙状结肠癌早期症状可能包括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体重下降、贫血等。

1、排便习惯改变:

早期乙状结肠癌患者常出现排便频率或性状改变,如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变细或呈铅笔状。肠道肿瘤导致肠腔狭窄或刺激肠黏膜,影响正常蠕动功能。建议记录排便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2、便血或隐血:

肿瘤表面溃破可引起肉眼可见的暗红色血便,或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出血量少时表现为便潜血,需与痔疮出血鉴别。50岁以上人群出现不明原因便血应优先排除消化道肿瘤。

3、腹部隐痛:

肿瘤生长刺激肠壁神经或引发不完全性肠梗阻,导致左下腹持续性隐痛或绞痛。疼痛多与进食相关,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症状反复出现时需进行腹部CT或结肠镜检查。

4、体重进行性下降:

肿瘤消耗及进食减少导致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可能与食欲减退、营养吸收障碍相关。无明确减肥措施情况下出现该症状需警惕恶性肿瘤。

5、贫血相关症状:

慢性失血引发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实验室检查显示血红蛋白低于120g/L,平均红细胞体积减小。老年患者贫血需排查消化道慢性失血病因。

日常需注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芹菜等促进肠道蠕动;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45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有家族史者应提前至40岁筛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2周以上需尽早就医,通过肠镜活检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