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结肠癌手术可能发生吻合口瘘、肠梗阻、感染、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
术后3-7天高发,与局部血供不良、张力过高或技术因素相关。表现为发热、腹痛、引流液浑浊,需禁食胃肠减压,必要时行造瘘转流手术。预防关键在于术中精确吻合技术及术后营养支持。
早期多因肠麻痹或粘连导致,后期可能因肿瘤复发。症状包括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可通过胃肠减压、灌肠缓解,严重者需二次手术松解粘连。术后早期活动可降低发生风险。
发生率约5%-10%,糖尿病患者风险更高。表现为切口红肿渗液,伴体温升高。需拆线引流,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加强切口换药护理。术前皮肤准备及规范无菌操作是关键预防措施。
早期出血多因血管结扎脱落,迟发性出血可能与抗凝药物有关。腹腔引流管引流出鲜红血液或血红蛋白持续下降时,需紧急介入栓塞或手术止血。术前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可降低风险。
盆腔淋巴结清扫易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导致排尿困难。术后留置导尿管2-3天,配合膀胱训练,多数患者1-2周恢复。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可能促进功能恢复。
术后需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低渣饮食,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6周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肿瘤标志物。出现持续发热、腹痛加剧或排便习惯改变应及时复查肠镜和CT。长期随访需结合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方案,五年生存率与术后并发症控制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