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部骨折术后是否需要取钢板

王亮 副主任医师

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腕部骨折术后是否需取钢板需结合患者年龄、愈合情况、钢板位置及并发症风险等综合评估。

1、年龄因素:

青少年及儿童患者骨质生长活跃,钢板易造成骨骼发育障碍,通常建议骨折愈合后6-12个月取出。中老年患者如无不适症状,可考虑长期保留,避免二次手术风险。合并骨质疏松者需评估骨骼强度,防止取出后再次骨折。

2、愈合状态:

通过X线确认骨折线完全消失且骨痂形成良好是取板前提。延迟愈合者需延长观察期至12-18个月。关节内骨折需确认关节面平整度,防止取出后力学结构改变引发创伤性关节炎。

3、钢板位置:

桡骨远端等皮下表浅部位的钢板易产生皮肤刺激或肌腱摩擦,建议取出。深部放置的钢板若无症状可保留。特殊解剖部位如腕关节面钢板需优先考虑取出,避免影响关节活动。

4、并发症风险:

钢板周围感染、金属过敏或神经压迫症状需及时取出。术中需注意保护桡神经浅支等重要结构。合并慢性疾病者需评估麻醉风险,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后方可手术。

5、主观需求:

职业运动员或特殊工种对腕部灵活性要求高者可考虑取板。MRI检查需求者需移除磁性材料制成的钢板。心理上对体内异物排斥感强烈者可酌情手术,但需充分告知再骨折风险。

饮食上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推荐每日300ml牛奶、50g豆制品及适量深海鱼类。康复期进行握力球训练和腕关节屈伸活动,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质变化,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兆需及时就诊。钢板取出术后需佩戴支具保护4-6周,逐步恢复关节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