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肺结核可能通过飞沫传播传染给孩子,传染风险与接触密切程度、患者排菌状态及孩子免疫力相关。预防措施包括隔离治疗、环境消毒、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定期筛查。
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可能被孩子吸入。近距离接触如共处密闭空间或长期共同生活显著增加传染概率。患者痰液阳性时传染性最强,阴性者风险较低。
5岁以下儿童因免疫系统未完善更易感染,尤其未接种卡介苗的儿童。感染后可能发展为原发性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等严重类型。营养不良、HIV感染等免疫缺陷儿童风险更高,需优先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确诊家长应单独居住并佩戴口罩,每日开窗通风3次以上,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空气。患儿餐具需煮沸消毒,痰液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家庭成员接触后需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避免亲吻孩子等密切接触。
患者需规范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6-9个月。密切接触儿童应预防性服用异烟肼3个月,并进行胸部X线随访。若儿童出现持续咳嗽、低热、体重下降等症状,需立即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确诊。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应接种卡介苗,可降低80%重症结核病风险。接种后2-3周局部会出现小溃疡属正常反应。对于结核病高发地区,建议学龄儿童补种疫苗并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日常需保证儿童膳食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动物肝脏、蛋白质鸡蛋、鱼肉及锌牡蛎、坚果以增强抵抗力。保持每天1小时户外运动,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居住环境湿度建议维持在4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若家庭成员确诊肺结核,儿童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胸部X线检查直至接触结束1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