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调节、药物治疗、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等方式治疗。糖尿病通常由遗传因素、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胰岛素抵抗等原因引起。
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性,父母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这类人群需定期监测血糖,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降低发病风险。
体重超标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会干扰胰岛素作用。减轻体重5%-10%可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建议通过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控制体重。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会加重胰腺负担,精制糖类会引发血糖剧烈波动。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每日添加糖摄入不超过25克。
久坐不动会降低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率。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这与脂肪异常分布和慢性炎症有关,通常表现为餐后困倦、皮肤黑棘皮症等症状。药物治疗可选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预防糖尿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证500克蔬菜摄入,选择全谷物替代精制主食,每周进行3-5次持续30分钟以上的运动。定期体检监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保持理想体重、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等综合措施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