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并发症可能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微血管病变、大血管损伤、神经病变、免疫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涉及全身多系统损害。
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伤,早期表现为视物模糊或飞蚊症,晚期可能引发视网膜出血甚至失明。控制血糖、定期眼底检查是关键,严重时需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术。
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初期出现微量蛋白尿,进展为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可能与肾小球高压和代谢紊乱有关,需监测尿微量白蛋白,使用ACEI类或ARB类药物延缓进展。
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异常,表现为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严重者出现足部溃疡。与山梨醇代谢途径异常和神经营养障碍相关,甲钴胺、α-硫辛酸等神经营养药物可改善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导致冠心病、心梗风险增加2-4倍,常合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控制血压血脂、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必要时进行冠脉支架或搭桥手术。
神经血管双重病变引发足部感染、溃疡乃至坏疽,截肢风险显著增高。每日检查足部皮肤,穿着减压鞋具,感染时需清创联合抗生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需坚持血糖监测与饮食管理,采用低GI食物如燕麦、藜麦搭配优质蛋白,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足部护理应避免赤足行走,定期修剪趾甲,发现皮肤破损立即就医。血糖控制目标需个体化,糖化血红蛋白一般控制在7%以下,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可适当放宽。早期筛查并发症可显著改善预后,建议每3-6个月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眼底及神经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