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子宫脱垂怎么办

4.75万次浏览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老人子宫脱垂可通过盆底肌锻炼、子宫托使用、中药调理、激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病通常由盆底肌松弛、慢性腹压增高、分娩损伤、雌激素缺乏、结缔组织退化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锻炼:

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肉张力,每日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100-200次,分3组完成。生物反馈训练结合电刺激可提高锻炼效果,需持续3-6个月见效。避免提重物、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行为。

2、子宫托使用:

环形托或球托可机械支撑脱垂器官,需每日取出清洁并定期更换。使用前需妇科医生测量阴道尺寸选择合适型号,可能出现阴道黏膜刺激症状,与雌激素软膏联用可减少摩擦损伤。

3、中药调理:

补中益气汤加减可改善中气下陷证型,含黄芪30g、白术15g等成分。针灸选取百会、气海等穴位提升阳气,配合艾灸关元穴每日20分钟。食疗推荐黄芪炖鸡、山药粥等健脾升提食谱。

4、激素治疗:

雌三醇软膏局部涂抹改善阴道黏膜萎缩,普罗雌烯阴道片每周2次给药。口服替勃龙等药物需评估血栓风险,疗程不超过3个月。治疗期间需监测乳腺和子宫内膜变化。

5、手术治疗: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适用于重度脱垂患者,骶棘韧带固定术可保留子宫。术后需禁重体力劳动3个月,并发症包括尿潴留、性交疼痛等。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可同期行尿道中段悬吊术。

建议每日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增强核心肌群。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睡眠时抬高臀部15cm减轻下坠感。出现排尿困难、溃疡出血需立即就诊,术后每年复查盆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