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是什么引起的啊

邵彬 副主任医师

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子宫颈癌可能由HP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口服避孕药、多孕多产、吸烟等因素引起,可通过HPV疫苗接种、定期筛查、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方式干预。

1、HPV感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主要病因,16型和18型HPV导致70%以上病例。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后可能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定期TCT和HPV联合筛查可早期发现病变,干扰素栓、保妇康栓等药物可用于局部治疗。

2、免疫功能异常:

HIV感染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风险增加3-5倍。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HPV病毒,导致持续感染状态。这类患者需每6个月进行阴道镜监测,必要时采用LEEP锥切术或冷冻治疗。

3、激素影响因素:

连续服用避孕药超过5年可使风险提升1.5倍,雌激素可能促进HPV病毒整合入宿主DNA。建议改用屏障避孕方式,出现接触性出血需行宫颈活检。

4、生育相关风险:

三次以上足月妊娠会加倍患病概率,可能与分娩时宫颈创伤有关。产后42天应复查宫颈状况,哺乳期结束后建议补充HPV检测。

5、行为生活方式:

吸烟者宫颈粘液中致癌物浓度增高,尼古丁代谢物可损伤宫颈上皮细胞。戒烟后3年风险可降低25%,同时需增加深绿色蔬菜摄入量。

预防需建立三级防御体系:一级预防为9-45岁女性接种九价HPV疫苗;二级预防坚持每3年TCT联合HPV筛查;三级预防对癌前病变及时干预。日常保持单一性伴侣,避免过早性生活,增加西蓝花、胡萝卜等含硫化合物食物摄入。确诊患者根据分期选择宫颈锥切、根治性子宫切除或放化疗,治疗后需终身随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