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新生儿肚脐脱落后出血可通过局部消毒、压迫止血、保持干燥、观察感染迹象、必要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这种情况通常由脐带残端血管未完全闭合、摩擦刺激、感染等因素引起。
使用75%医用酒精或碘伏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螺旋消毒,每日2-3次。避免使用紫药水等染色剂掩盖感染迹象。消毒时动作轻柔,防止二次损伤未愈合的创面。
用无菌纱布轻压出血点5-10分钟,压力需均匀持续。避免使用棉花等易残留纤维的材料。若渗血浸透纱布,需更换新纱布继续压迫,不要反复揭开查看。
穿宽松衣物避免摩擦,尿布上缘反折露出脐部。洗澡时用防水脐贴保护,洗后立即擦干。潮湿环境会延迟愈合,可能诱发脐炎,表现为红肿、脓性分泌物等。
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脐周皮肤发红、肿胀、异常分泌物。体温超过37.5℃或出现嗜睡、拒奶等全身症状需紧急就医。
持续出血超过24小时或单次出血量大于硬币大小需就诊。医生可能采用硝酸银烧灼止血,严重感染者需口服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极少数需要清创手术。
护理期间建议每日测量体温,避免趴睡压迫脐部。母乳喂养可增强新生儿免疫力,母亲需补充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食物。若出血伴随黄色粘稠分泌物或异味,提示可能合并脐茸脐部肉芽肿,需儿科医生评估是否需电灼或结扎处理。保持环境温度26-28℃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愈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