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天容易得痛风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痛风夏季高发与高温脱水、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相关,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控制嘌呤摄入等方式预防。痛风通常由尿酸排泄减少、嘌呤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脱水风险增加:

夏季高温促使体表水分蒸发加速,排尿量相对减少导致尿酸浓度升高。汗液大量流失使血液浓缩,肾脏尿酸排泄效率下降。建议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3000ml,分次少量饮用白开水或淡茶水。

2、高嘌呤饮食增多:

烧烤、海鲜等夏季常见食物富含嘌呤,啤酒中的鸟苷酸会转化为尿酸。单次大量摄入可能引发血尿酸水平骤升。选择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等替代性食物,限制动物内脏每日摄入量不超过100克。

3、体温调节影响代谢:

高温环境下血管扩张改变局部血流分布,关节部位尿酸结晶更易沉积。体温升高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强,加速嘌呤分解过程。空调房与室外温差超过7℃时需注意关节保暖。

4、运动模式改变:

突发性剧烈运动如打球、游泳可能诱发乳酸堆积,竞争性抑制尿酸排泄。建议采用快走、太极等中低强度运动,单次持续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

5、药物依从性下降:

部分患者夏季自行减停降尿酸药物,导致血尿酸水平反弹。别嘌醇、非布司他等药物需持续使用,苯溴马隆使用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合并高血压者需注意利尿剂可能升高尿酸水平。

夏季预防痛风需建立全天候饮水计划,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高温时段户外活动。饮食选择上优先采用凉拌、清蒸等低温烹饪方式,每日保证500克以上深色蔬菜摄入。突发关节红肿热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48小时内冰敷患处并及时就医检测血尿酸水平。长期痛风患者建议每季度复查尿酸及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