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缓解痛风疼痛可通过局部冷敷、抬高患肢、药物镇痛、调整饮食、减少关节活动等方式治疗。痛风通常由尿酸结晶沉积、高嘌呤饮食、饮酒、肥胖、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急性发作期使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疼痛关节,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炎症介质释放,缓解红肿热痛。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每日不超过6次。
平卧时将疼痛下肢垫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夜间可用枕头支撑膝关节,减少关节腔压力。需保持踝关节高于心脏水平,持续抬高时间不超过8小时。
急性期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秋水仙碱适用于48小时内发作的患者,需监测腹泻等副作用。糖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适用于单关节剧痛,常用倍他米松或曲安奈德。
每日饮水量需达2000ml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急性期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浓肉汤、沙丁鱼等高嘌呤食物。可增加樱桃、低脂乳制品等碱性食物摄入。
发作期避免跑步、爬楼梯等负重运动,使用拐杖分担关节压力。疼痛缓解后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从被动屈伸过渡到抗阻训练。急性期48小时内禁止按摩或热敷疼痛部位。
痛风患者需长期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限制红肉摄入每周不超过500克。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达标值应维持在360μmol/L以下。关节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发热需及时风湿免疫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