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痛风患者需谨慎选择鸡汤,高嘌呤饮食可能诱发尿酸升高,建议控制摄入量并优先选择低嘌呤替代品。
鸡汤的嘌呤含量取决于熬制时间和食材。长时间熬煮的肉汤嘌呤浓度高,每100克可达150-300毫克,远超痛风患者每日建议摄入量<150毫克。鸡皮、内脏等部位嘌呤含量更高,熬汤时需彻底去除。
痛风发作期应完全避免肉汤摄入。此时血尿酸水平超过416μmol/L,鸡汤中的次黄嘌呤会快速转化为尿酸,加重关节红肿热痛症状。临床建议发作期采用白菜、黄瓜等碱性食物替代。
病情稳定期可少量饮用清鸡汤。去除浮油后嘌呤含量可降至50毫克/100克以下,每月不超过2次,每次控制在200毫升以内。搭配冬瓜、萝卜等利尿食材可促进尿酸排泄。
推荐菌菇类、蛋花汤等低嘌呤汤品。平菇汤嘌呤含量仅20毫克/100克,富含膳食纤维;海带豆腐汤含甘露醇可促进尿酸排出。这些汤品既能满足口感需求又避免尿酸波动。
饮食控制需配合药物治疗。别嘌醇、非布司他可抑制尿酸生成,苯溴马隆促进排泄。同时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保持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维持BMI在18.5-23.9之间。
痛风患者日常饮食应以低嘌呤、高纤维为主,每日肉类摄入不超过100克。建议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将数值控制在300μmol/L以下。烹饪方式优先选择清蒸、白灼,避免油炸、烧烤。可适量增加樱桃、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研究显示每日摄入200克樱桃可使痛风发作风险降低35%。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同样重要,每周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