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激素过敏性皮炎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替代、屏障修复、免疫调节、预防复发等方式治疗,通常由长期外用激素、皮肤屏障受损、免疫机能紊乱、微生物感染、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停用含激素产品后需温和清洁皮肤,选用无皂基洁面乳或生理盐水湿敷。冷喷或冷敷可缓解红肿热痛,每日2-3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受损皮肤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推荐含神经酰胺的医学护肤品修复角质层。
在医生指导下逐步用非激素药膏替代原有激素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可控制炎症反应。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能缓解瘙痒症状。需注意他克莫司使用初期可能出现灼热感,通常3-5天后适应。
皮肤屏障功能重建是治疗核心,使用含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的仿生脂质乳霜可促进角质层修复。维生素E乳膏、透明质酸敷料能改善皮肤锁水能力。避免过度清洁,每日洁面不超过1次,水温保持在32-34℃为宜。
顽固病例可能需短期口服小剂量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环孢素等。低强度红光疗法波长633nm可调节局部免疫反应。中药制剂如复方甘草酸苷片对部分患者有辅助治疗效果,需注意监测血钾水平。
戒断激素后6个月内严格防晒,选择物理防晒霜含二氧化钛或氧化锌。建立护肤日记记录接触物,避免使用含薄荷醇、水杨酸等刺激成分的产品。慢性患者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皮肤镜随访,监测毛细血管扩张情况。
日常需保持低糖低脂饮食,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摄入。适度进行瑜伽、太极等低强度运动改善末梢循环。睡眠时使用纯棉枕巾并每周更换,卧室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病程超过3个月或出现渗出、结痂等症状时应至皮肤科进行斑贴试验排查合并接触性皮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