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接触性出血可能由宫颈炎、宫颈息肉、阴道黏膜损伤、排卵期出血、宫颈癌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其他症状及医学检查综合判断。
宫颈炎是接触性出血的常见原因,多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急性宫颈炎表现为分泌物增多、异味,慢性宫颈炎可能伴随宫颈糜烂。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如阿奇霉素、多西环素,配合阴道栓剂如保妇康栓。日常需避免过度冲洗阴道,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宫颈息肉是宫颈管黏膜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物,质地脆弱易出血。息肉直径多小于1厘米,性交后可能出现鲜红色出血。确诊需妇科检查及超声,治疗采用息肉摘除术或电切术。术后需禁盆浴及性生活2周,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阴道黏膜干燥或粗暴性行为可能导致机械性损伤出血。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更易发生。建议使用水溶性润滑剂,避免使用碱性洗液。局部裂伤可涂抹雌激素软膏促进愈合,严重出血需压迫止血。
月经周期中期因激素波动可能引起点滴出血,通常持续2-3天。这种生理性出血量少色淡,可伴有轻微腹痛。建议记录月经周期,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无需特殊处理。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
宫颈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后期出现血性分泌物、恶臭排液。与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密切相关。需进行TCT和HPV筛查,确诊依赖阴道镜活检。根据分期选择锥切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放化疗。
接触性出血患者应避免自行用药,及时妇科检查明确病因。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抵抗力,规律有氧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建议3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高危人群可接种HPV疫苗预防。出血期间禁止性生活,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辛辣刺激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