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宫颈不糜烂也可能发生宫颈癌,宫颈糜烂并非宫颈癌的必要条件。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多产多孕、长期吸烟、家族遗传等因素相关。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16型和18型HPV与70%以上宫颈癌相关。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可整合入宿主细胞DNA导致癌变。定期进行HPV筛查和TCT检查是重要预防手段。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者更易发生HPV持续感染。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长期应激状态者风险增高。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
多次妊娠分娩可能造成宫颈机械损伤,增加HPV感染机会。初次生育年龄小于20岁、生育超过3次的女性风险相对较高。产后及时进行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
烟草中的致癌物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宫颈组织,破坏宫颈上皮细胞DNA。吸烟者宫颈局部免疫功能下降,清除HPV能力减弱。戒烟可显著降低宫颈癌发生风险。
有宫颈癌家族史者发病风险增加2-3倍,可能与HLA基因多态性相关。这类人群需提前开始筛查,建议从25岁起每年进行HPV联合TCT检查。
无论是否存在宫颈糜烂,建议21岁以上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健康饮食应包含富含维生素A/C/E的深色蔬菜水果,适量补充硒元素。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免疫力。避免多个性伴侣、正确使用避孕套、接种HPV疫苗是有效的三级预防措施。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