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怀孕期间不建议接种宫颈癌疫苗,主要考虑疫苗安全性尚未完全明确、妊娠期免疫应答变化、胎儿发育敏感期、疫苗成分潜在影响、产后补种可行性等因素。
目前所有宫颈癌疫苗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的临床试验均排除孕妇群体,缺乏足够数据证实其对胎儿的安全性。动物实验虽未发现致畸性,但人类妊娠期接种可能存在的风险仍需谨慎评估。
妊娠期母体免疫系统处于特殊状态,Th2型免疫反应增强可能影响疫苗效果。接种后抗体生成水平可能低于非妊娠期,导致保护效力不确定。
胎儿器官形成期妊娠前三个月对外界干预尤为敏感。疫苗佐剂或病毒样颗粒虽不含活病毒,但理论上存在触发母体炎症反应影响胎盘功能的可能。
疫苗中的铝佐剂可能通过胎盘屏障,聚乙烯醇醚等辅料在妊娠期的代谢清除率改变,这些因素均需更长期的随访研究验证。
哺乳期接种宫颈癌疫苗已被证实安全可靠。建议完成分娩后按0-1-6月程序补种,无需因妊娠中断而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妊娠期发现HPV感染应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产后6周可启动疫苗接种程序。备孕女性建议在孕前完成全程接种,接种后发现怀孕无需终止妊娠,但需暂停后续剂次。哺乳期女性接种疫苗后无需停止母乳喂养,疫苗成分不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日常需注意安全性行为防护,定期妇科体检结合宫颈癌筛查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