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过敏性皮炎怎么办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过敏性皮炎可通过局部用药、口服抗组胺药、避免接触过敏原、皮肤保湿护理、光疗等方式治疗。过敏性皮炎通常由接触性过敏原、食物过敏、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局部用药:

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可缓解急性期红肿瘙痒;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面部等薄嫩部位;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等抗生素药膏。用药后需观察皮肤是否出现萎缩或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

2、口服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可阻断组胺受体减轻瘙痒,嗜睡副作用较轻;严重病例可短期服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慢性患者需注意苯海拉明等一代药物可能引起口干、排尿困难等抗胆碱能反应。

3、过敏原规避:

通过斑贴试验明确对镍、香料等接触性过敏原后,需更换无镍饰品、选用无香型洗护用品;尘螨过敏者应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并关闭车窗。食物过敏者需严格避免花生、海鲜等特定致敏食物。

4、皮肤屏障修复:

每日使用含神经酰胺、胆固醇的医学护肤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选择pH5.5弱酸性清洁产品,避免皂基类洗剂;冬季干燥时增加凡士林等封闭性保湿剂使用频率。破损皮肤可短期使用含氧化锌的护臀膏隔离刺激。

5、光疗治疗:

窄谱UVB照射每周2-3次可抑制皮肤异常免疫反应,适用于顽固性病例;UVA1疗法对特应性皮炎有显著效果。治疗期间需佩戴专业护目镜,照射后加强保湿,注意监测皮肤癌变风险。

过敏性皮炎患者应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羊毛等粗糙材质摩擦;记录每日饮食与环境接触情况有助于识别潜在诱因;适度游泳等低强度运动可改善皮肤微循环,但需及时冲洗泳池消毒剂。病程超过2周或出现渗液、脓疱等感染征象时,需皮肤科就诊进行过敏原检测与靶向治疗。长期反复发作者可考虑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