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肌炎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生物制剂治疗、血浆置换治疗、支持治疗等方式控制症状。皮肌炎通常由自身免疫异常、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药物诱发、肿瘤相关等原因引起。
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是皮肌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早期大剂量冲击治疗可快速控制肌无力症状,后续需根据病情调整剂量。长期使用需监测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
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常用于激素减量时的联合治疗。这类药物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轻肌肉和皮肤损害。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利妥昔单抗、托珠单抗等生物靶向药物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这类药物精准阻断特定炎症因子,但存在感染风险增加等不良反应。治疗前需筛查结核等潜伏感染。
对于急性重症患者或伴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者,血浆置换能快速清除血液中的自身抗体。该疗法需配合静脉免疫球蛋白输注,通常作为短期过渡治疗。
康复训练可改善肌肉功能,防晒措施能减轻皮肤损害。合并间质性肺炎需氧疗,吞咽困难者需调整食物质地。肿瘤相关型皮肌炎需积极治疗原发恶性肿瘤。
皮肌炎属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法彻底根治,但规范治疗可使多数患者达到临床缓解。日常需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瑜伽,避免过度疲劳。饮食建议高蛋白、富含维生素D,限制高盐高糖摄入。定期随访监测肌酶和肺功能变化,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合并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差,早期发现肿瘤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