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肌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重大疾病。
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和肌肉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属于结缔组织病范畴。该病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典型特点,即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疾病严重程度存在个体差异,轻度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症状,而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多系统受累。
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特征性皮肤损害和进行性肌无力。皮肤症状常见于眼睑、指关节等部位,表现为紫红色斑疹;肌肉症状多表现为对称性近端肌无力,可能影响日常活动。部分患者可伴有间质性肺病、心肌炎等内脏损害。
疾病进展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间质性肺病是常见并发症,可发展为肺纤维化;心肌炎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吞咽肌受累可导致吸入性肺炎。恶性肿瘤风险较普通人群显著增高,尤其是老年患者。
疾病治疗需要长期免疫调节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静脉免疫球蛋白或生物制剂治疗。部分患者对治疗反应不佳,可能发展为难治性病例。
预后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密切相关。无内脏受累者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合并间质性肺病或恶性肿瘤者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定期随访监测至关重要。
皮肌炎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和抗氧化营养素。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肌肉功能,但应避免过度疲劳。日常需注意防晒,定期进行肿瘤筛查和肺功能监测。出现呼吸困难、持续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长期用药者需遵医嘱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定期评估疾病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