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脂腺囊肿可能引起感染,感染风险与囊肿破裂、局部卫生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皮脂腺囊肿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囊肿壁破裂。外力挤压、摩擦或外伤可能导致囊肿内容物外溢,引发局部炎症反应。细菌通过破损皮肤侵入囊肿内部繁殖,表现为红肿热痛等典型感染症状。未破裂的囊肿感染风险较低。
局部皮肤清洁不足会增加感染概率。皮脂腺囊肿好发于皮脂分泌旺盛区域,如面部、背部和颈部。油脂堆积堵塞毛孔,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皮肤常驻菌群可能成为致病源,需保持患处干燥清洁。
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更易发生囊肿感染。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白细胞功能,削弱局部抗感染能力。HIV感染者等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出现反复感染,需加强原发病管理。
感染性皮脂腺囊肿通常表现为体积突然增大伴疼痛,表面皮肤发红发热。严重者可形成脓肿,触诊有波动感。可能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部分患者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感染可能与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有关。
轻度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控制炎症。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配合口服头孢氨苄或多西环素抗感染。反复感染者建议手术完整切除囊肿壁,避免复发。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术后伤口护理需特别关注。
预防皮脂腺囊肿感染需避免挤压囊肿,日常使用温和洗面奶清洁皮肤。油性肤质人群可定期使用水杨酸类护肤品调节油脂分泌。囊肿直径超过1cm或影响外观时,建议皮肤科就诊评估手术指征。术后保持清淡饮食,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促进皮肤修复。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张力增加,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更有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