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脂腺囊肿可通过定期观察、局部护理、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激光治疗等方式处理。皮脂腺囊肿通常由毛囊堵塞、皮脂分泌过多、细菌感染、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
体积较小且无感染的皮脂腺囊肿可暂时不处理,定期观察变化。注意避免挤压或摩擦囊肿部位,防止继发感染。观察期间若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需及时就医。
每日用温和洗面奶清洁囊肿周围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保持皮肤干燥有助于减少皮脂腺分泌。
合并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克林霉素凝胶等抗生素药膏。严重感染者需口服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多西环素。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反复感染或影响外观的囊肿建议行外科手术完整切除。常见术式包括传统切除术、微创切除术。手术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彻底清除囊壁可避免复发。
二氧化碳激光或铒激光可用于较小囊肿的治疗,通过气化作用破坏囊壁。激光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存在色素沉着风险。术后需严格防晒。
日常饮食需控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囊肿部位摩擦。囊肿破溃后应立即消毒包扎,出现持续增大、化脓等情况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行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皮肤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