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激素性皮炎可通过保湿修复、抗炎治疗、免疫调节、光疗干预、屏障重建等方式治疗。激素性皮炎通常由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微生物菌群失调、免疫系统异常、神经血管高反应性等原因引起。
基础治疗需使用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角鲨烷等成分的医用保湿剂修复受损角质层。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每日温水清洁后立即涂抹保湿霜,配合冷喷缓解灼热感。
急性期可短期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替代激素,严重泛红肿胀时口服羟氯喹或多西环素。炎症可能与局部免疫应答过度激活有关,常伴随毛细血管扩张和鳞屑脱落。
反复发作者可尝试口服复方甘草酸苷、雷公藤多苷调节Th1/Th2细胞平衡。该病与皮肤朗格汉斯细胞功能紊乱相关,典型表现为阵发性潮红伴烧灼感,需持续治疗3-6个月。
顽固性病例采用窄谱UVB或低能量红光治疗,每周2-3次逐步改善血管异常反应。光疗通过抑制真皮内肥大细胞脱颗粒发挥作用,治疗期间需严格防晒避免色素沉着。
修复期使用含表皮生长因子的生物敷料,联合脉冲染料激光封闭扩张毛细血管。长期激素使用导致胶原纤维降解,需补充维生素C和锌促进真皮修复。
日常避免温度骤变及机械摩擦,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饮食减少辛辣刺激及高组胺食物。建议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改善循环,每周2次使用燕麦浴缓解瘙痒。严格遵循阶梯式减停激素原则,修复期配合LED红蓝光交替照射加速愈合。监测皮肤耐受度变化,出现糜烂渗出需及时进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