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肺炎可通过抗生素、止咳化痰药、解热镇痛药、免疫调节剂、中药制剂等方式治疗。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细菌性肺炎首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适用于支原体肺炎,头孢类如头孢克肟针对耐药菌感染。需通过痰培养确定病原体后选择敏感抗生素,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
氨溴索口服液能稀释痰液,右美沙芬缓解干咳症状,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促进排痰。伴有支气管痉挛时可联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但需注意止咳药不宜用于痰多者。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8.5℃以上发热,布洛芬兼具退热和消炎作用,阿司匹林禁用于儿童。退热药使用间隔应大于4-6小时,物理降温可作为辅助手段。
匹多莫德口服液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脾氨肽冻干粉调节细胞免疫,维生素C辅助改善机体抗氧化状态。免疫增强剂更适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
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效果明确,金振口服液适合儿童痰热咳嗽,清开灵注射液用于重症肺炎辅助治疗。中药使用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
肺炎患者应保证每日2000ml温水摄入,食用百合银耳羹等润肺食物,恢复期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病程中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老年人和婴幼儿建议住院治疗,避免发展为重症肺炎。治疗期间保持室内湿度50%-60%,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病原体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