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怎么治疗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慢性荨麻疹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免疫调节、避免诱因、物理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慢性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原刺激、自身免疫异常、感染因素、精神压力、遗传倾向等原因引起。

1、抗组胺药物:

第二代抗组胺药是首选治疗方案,常用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这类药物能有效阻断组胺H1受体,缓解皮肤瘙痒和风团症状。对于常规剂量效果不佳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增加至2-4倍标准剂量。部分患者需长期维持治疗以控制症状。

2、免疫调节:

顽固性病例可考虑奥马珠单抗等IgE靶向生物制剂,或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这类治疗可能与Th2型免疫反应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血清IgE水平升高、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等症状。使用前需评估肝肾功能,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药浓度。

3、避免诱因:

记录饮食日记排查食物过敏原,常见触发因素包括海鲜、坚果、食品添加剂等。环境因素如冷热刺激、摩擦压力、花粉尘螨等也需规避。建议穿着纯棉宽松衣物,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定期清洗床上用品。

4、物理治疗:

紫外线光疗对部分患者有效,窄谱UVB每周2-3次照射可调节皮肤免疫反应。冷敷可暂时缓解急性瘙痒症状,使用冷藏的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患处10-15分钟。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继发感染,修剪指甲并保持皮肤清洁湿润。

5、中医调理:

辨证施治常用消风散、当归饮子等方剂,配合针灸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血虚风燥型可食用百合银耳羹,湿热蕴结型推荐薏苡仁绿豆汤。调节情志保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诱发症状。

日常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和含组胺高的食物如腌制食品、发酵豆制品。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增强体质。洗澡后及时涂抹无刺激保湿霜,选择pH值5.5左右的弱酸性沐浴产品。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等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