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乳房穿刺后需要适当休息,具体恢复时间与个体差异、穿刺方式及术后反应有关。术后护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伤口清洁、观察出血情况、预防感染、定期复查。
穿刺后24小时内应限制上肢大幅度活动,尤其是涉及胸肌的拉伸或负重动作,如举重、游泳等。轻微活动如散步可在无不适前提下进行,但需避免乳房区域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
穿刺点需覆盖无菌敷料至少24小时,避免沾水。48小时后可轻柔清洗周围皮肤,使用碘伏消毒。若使用可吸收缝线无需拆线,非吸收缝线需按医嘱7-10天后拆除。
术后轻微渗血属正常现象,可通过局部按压止血。若出现持续出血、血肿形成或敷料渗透,需立即就医。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避免使用热敷或按摩。
术后3天内避免盆浴或泡澡,可口服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出现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或发热超过38℃时,提示可能发生感染需及时处理。
粗针穿刺者需在1周后复查超声评估恢复情况,细针穿刺可延长至2周。病理报告通常需3-5个工作日,应根据结果决定后续治疗方案。哺乳期患者需暂停患侧哺乳直至伤口愈合。
术后饮食建议增加蛋白质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增强免疫力。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瑜伽、快走,但需避开乳房区域受力动作。心理上无需过度焦虑,约90%的穿刺活检结果为良性,睡眠时可仰卧或健侧卧位减轻压迫。若出现持续疼痛可服用布洛芬等镇痛药,但需排除出血或感染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