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胃癌好发部位包括胃窦部、贲门部、胃体部、胃小弯及幽门部。
胃窦是胃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约占50%-60%。该区域黏膜皱襞密集,易受食物摩擦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刺激。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导致肠上皮化生,进而发展为胃癌。早期症状多表现为上腹隐痛或饱胀感,可通过胃镜活检确诊。
贲门区肿瘤占胃癌的15%-20%,与胃食管反流疾病相关。该部位肿瘤易侵犯食管下端,可能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内镜检查时需注意齿状线附近黏膜变化,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
胃体部肿瘤发生率约10%-15%,病灶多位于胃体中部大弯侧。该区域血供丰富,肿瘤生长较快但症状隐匿,部分患者以贫血为首发表现。胃镜下可见不规则溃疡或隆起性病变。
胃小弯病变占8%-12%,此处黏膜较薄且蠕动活跃。肿瘤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黏膜色泽改变,进展期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病理检查需注意Lauren分型中的弥漫型胃癌。
幽门区肿瘤约占5%,常导致胃排空障碍。患者多出现呕吐宿食、消瘦等症状。该部位肿瘤需与十二指肠肿瘤鉴别,增强CT有助于评估周围组织浸润情况。
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重点观察上述好发部位黏膜变化。日常需保持低盐饮食,限制腌制食品摄入,戒烟限酒。出现持续上腹不适、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消化科。胃镜检查联合活检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早期发现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获得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