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服药需注意药物选择、用药时间、剂量调整、不良反应监测及生活方式配合。控制血糖需规范用药与日常管理相结合。
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胰岛素制剂有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胰岛功能、并发症及肝肾功能综合评估。1型糖尿病必须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可阶梯式选择口服药或联合胰岛素。
磺脲类药物需餐前30分钟服用,二甲双胍建议随餐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速效胰岛素应在餐前5-15分钟注射,长效胰岛素需固定时间每日一次注射。漏服药物时,双胍类药物可补服,磺脲类药物接近下次用药时间则需跳过。
药物剂量需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动态调整,避免自行增减量。旅行时差、感染发热等特殊情况需临时调整剂量。肾功能下降患者需减少二甲双胍用量,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二甲双胍可能引起腹泻腹胀,磺脲类药物可能导致低血糖反应。SGLT-2抑制剂可能增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风险。出现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严重者需静脉注射葡萄糖。
服药期间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饮酒以防双硫仑样反应。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防止运动性低血糖。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和足部神经评估。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用药记录本,记录服药时间、剂量及血糖值。外出时随身携带糖果和糖尿病急救卡。饮食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搭配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需同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