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新生儿肺炎属于需紧急干预的疾病,危险程度与感染类型、胎龄及基础健康状况相关,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呼吸衰竭或脓毒症。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细菌如B族链球菌、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胎粪吸入均可引发肺炎。早产儿因肺部发育不全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呼吸急促、三凹征或发绀,需立即进行血氧监测和病原学检查。
新生儿胸壁肌肉薄弱,肺炎时易出现代偿性呼吸费力。听诊可闻及湿啰音,严重者发生二氧化碳潴留,需通过无创通气CPAP或气管插管维持氧合,同时静脉注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噻肟。
感染可能快速进展为全身炎症反应,体温不稳定低体温或发热、喂养困难是预警信号。血培养阳性者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合并休克时需扩容联合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治疗。
重症肺炎可能遗留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恢复期需定期肺功能评估,家庭护理需保持环境湿度55%-60%,避免二手烟暴露。
孕晚期B族链球菌筛查阳性者需产时抗生素预防。母乳喂养可降低感染风险,接触婴儿前严格洗手,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密切接触。
患儿出院后应持续监测体重增长曲线,每日进行抚触促进肺循环。居住环境需每日通风2次,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PM2.5暴露。如出现呼吸频率>60次/分或血氧饱和度<90%,需立即返院复查胸部X线。恢复期可进行被动扩胸运动,每次哺乳后竖抱拍背10分钟预防肺不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