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肺炎与肺癌在CT影像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灶形态、边界特征、伴随征象等方面,具体差异包括病灶密度、生长方式、淋巴结反应等维度。
肺炎多表现为斑片状或段性分布的磨玻璃影,边缘模糊且常累及多个肺段;肺癌典型表现为孤立性结节或肿块,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肺炎病灶短期内可能出现动态变化,而肺癌通常呈现渐进性增大。
肺炎病灶与正常肺组织分界不清,可见"晕征"或支气管充气征;肺癌边界多清晰但不规则,可能出现毛刺征或胸膜凹陷征。约60%肺癌病例可见短毛刺,而肺炎周围常见渗出性改变。
肺炎多表现为均匀的实变影或磨玻璃影,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肺癌常为混杂密度结节,可能出现空泡征或偏心空洞。增强CT中肺炎呈均匀强化,肺癌多呈现不均匀强化伴坏死区。
肺炎病灶多呈离心性扩散,符合肺叶解剖分布;肺癌呈膨胀性或浸润性生长,可能突破叶间胸膜。肺癌可伴随支气管截断征,而肺炎常见支气管通畅但管壁增厚。
肺炎常见同侧胸腔积液或淋巴结反应性增大;肺癌可能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骨破坏或远处转移。肺癌患者约40%初诊时即发现淋巴结转移,而肺炎相关淋巴结肿大通常随炎症消退而缩小。
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病史与动态复查,肺炎患者应监测体温变化与血象指标,肺癌高危人群建议定期低剂量CT筛查。日常需保持呼吸道防护,吸烟者需严格戒烟,存在长期咳嗽或痰中带血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明确诊断。营养方面建议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C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