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胃癌可通过胃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活检、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方式确诊。胃癌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慢性胃病、环境致癌物等因素引起。
胃镜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取组织活检。早期胃癌可能表现为黏膜粗糙或微小溃疡,进展期可见肿块或巨大溃疡。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过程中可能使用镇静剂减轻不适。
CT或MRI可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超声内镜能清晰显示胃壁各层结构。CT检查适用于术前分期,可发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准确率超过80%。检查前需口服造影剂充盈胃腔。
血常规可能显示贫血,大便潜血试验可检测消化道出血。胃功能检查如胃酸测定、胃蛋白酶原检测有助于评估胃黏膜状态。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阳性者需进一步排查。
胃镜下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依据,可明确肿瘤类型和分化程度。典型胃癌病理表现为腺体结构破坏、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检查可鉴别低分化腺癌与淋巴瘤等疾病。
CEA、CA19-9等指标辅助诊断,但特异性较低。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性,术后定期监测有助于判断复发。约60%进展期胃癌患者会出现标志物升高。
胃癌筛查建议40岁以上高危人群每年做胃镜检查,日常需避免高盐腌制食品,戒烟限酒。确诊患者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硒元素。术后康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定期复查胃镜和肿瘤标志物。出现持续上腹痛、消瘦、黑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