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多发性骨髓瘤的原因

邵彬 副主任医师

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多发性骨髓瘤可能由遗传易感性、电离辐射暴露、慢性抗原刺激、免疫功能异常、化学毒物接触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

家族性多发性骨髓瘤病例约占5%-10%,与染色体异常如t4;14易位、del17p缺失相关。BRCA1/2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浆细胞恶变风险。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和游离轻链检测。

2、辐射暴露: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可使浆细胞DNA断裂风险增加3-5倍,核电站工作人员、放射科医师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辐射可能激活MYC原癌基因并破坏TP53抑癌基因功能。

3、慢性炎症:

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骨髓炎等疾病患者中多发性骨髓瘤发生率升高2.5倍。持续抗原刺激导致IL-6等细胞因子过度分泌,促进浆细胞克隆性增殖。此类患者需监测M蛋白水平变化。

4、免疫失调:

HIV感染者或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发病率增加,CD4+T细胞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免疫监视失效。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是早期预警信号,建议每半年进行免疫固定电泳检查。

5、化学暴露:

苯系物、杀虫剂等有机溶剂接触者骨髓瘤风险提高40%,化学毒物可诱导浆细胞前体突变。长期接触者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肾功能,特别注意球蛋白指标异常。

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建议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以补充ω-3脂肪酸。适度进行太极拳、游泳等低强度运动可改善骨骼健康。避免接触染发剂、油漆等挥发性有机物,职业暴露者需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出现持续骨痛、贫血或肾功能异常时应及时进行骨髓穿刺和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