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胃腺癌是胃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两者区别在于组织学分类和临床特征。
胃癌按组织学分为腺癌、印戒细胞癌等亚型,胃腺癌占比超90%。腺癌起源于胃黏膜腺体细胞,可进一步分为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等亚型。其他类型胃癌如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更高。
胃腺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高盐饮食等明确相关,典型表现为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变过程。部分特殊类型胃癌如胃肝样腺癌可能伴有甲胎蛋白升高,与EB病毒相关的淋巴上皮瘤样癌则具有独特免疫特征。
腺癌镜下可见明显腺管结构,癌细胞分泌黏液形成腺腔。印戒细胞癌的胞质内黏液将细胞核挤压至边缘呈戒指状,未分化癌则完全缺乏腺体结构。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病理诊断和分子检测方案。
胃腺癌主要通过淋巴转移至胃周淋巴结,晚期可血行转移至肝肺。胃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更易发生腹膜种植转移,部分病例早期即出现卵巢转移克鲁肯伯格瘤。
早期胃腺癌可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进展期需根据Lauren分型选择方案。肠型腺癌对化疗敏感,常用方案含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药物。弥漫型腺癌易复发,可能需要腹腔热灌注化疗等强化治疗。
胃腺癌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采用低纤维少食多餐模式,术后补充维生素B12。定期复查胃镜和肿瘤标志物,监测吻合口复发和营养状况。康复期可进行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增加腹压动作。出现呕血、持续消瘦等症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