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胃癌可通过胃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活检、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方式确诊。
胃镜是诊断胃癌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通过内镜发现溃疡、肿块等异常结构。检查时可能同步进行染色内镜或放大内镜以提高早期病变检出率,发现可疑病灶后需取组织送病理检查。
CT或MRI可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扩散情况。增强CT能清晰显示胃壁层次结构,对肿瘤分期有重要价值。超声内镜则能精确判断肿瘤侵犯胃壁的层次,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血常规可能显示贫血,大便潜血试验可提示消化道出血。胃功能检查如胃酸测定、胃蛋白酶原检测可间接反映胃黏膜状态,但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通过胃镜钳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金标准。活检可明确肿瘤组织学分型如腺癌、印戒细胞癌等及分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能进一步确定HER2、PD-L1等分子标志物表达状态。
CEA、CA19-9等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可能提示胃癌,但阳性率仅30%-40%,更多用于疗效监测和复发预警。新型标志物如PGⅠ/PGⅡ比值、胃泌素17等对高风险人群筛查有一定辅助价值。
胃癌确诊需结合多项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胃镜与病理活检是核心诊断手段。日常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高盐、腌制食品,戒烟限酒。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体检,出现持续上腹疼痛、消瘦、黑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胃镜检查。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早期发现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