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女性梅毒初期病变通常表现为外生殖器部位的硬下疳,可能与不安全性行为、皮肤黏膜破损、免疫抑制状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无痛性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一期梅毒特征性表现为外阴部单发无痛性溃疡,常见于大小阴唇、阴道口或宫颈。溃疡基底清洁呈软骨样硬度,伴随腹股沟淋巴结无痛性肿大。需通过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螺旋体确诊,青霉素G为首选治疗药物。
宫颈部位硬下疳易被忽视,表现为黏膜糜烂或溃疡,可能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该病变与高危性行为直接相关,需通过宫颈分泌物检测或活检明确诊断。早期使用苄星青霉素可有效杀灭病原体。
肛交行为可能导致肛周硬下疳,表现为肛周裂隙或溃疡,常被误诊为痔疮。此类病变具有强传染性,需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鉴别。普鲁卡因青霉素或头孢曲松可作为替代治疗方案。
口交接触可能引发唇部、舌缘硬下疳,表现为黏膜糜烂伴周围水肿。此类病变需与口腔溃疡鉴别,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可辅助诊断。治疗需确保足疗程青霉素给药以预防神经系统损害。
乳房区硬下疳多见于乳晕周围,表现为边缘隆起的无痛性溃疡,可能伴随腋窝淋巴结肿大。此类病变需与乳腺炎鉴别,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具有诊断特异性。及时治疗可阻断二期梅毒发生。
梅毒感染者需严格避免性接触直至完成治疗,性伴侣应同步接受筛查。日常加强外阴清洁护理,治疗期间补充维生素B族及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直至转阴,晚期梅毒需进行脑脊液检查排除神经梅毒。保持单一性伴侣和使用避孕套是有效预防措施,出现可疑皮损应立即至皮肤性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