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梅毒患者可能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血液接触、共用物品、皮肤黏膜破损等途径传染家人。
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无保护性行为是家庭内传播的高危因素,配偶或固定性伴侣感染风险最高。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降低传染概率,但无法完全避免。
妊娠期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分娩过程中接触产道分泌物也可能造成新生儿感染。孕妇需在孕早期进行梅毒筛查,阳性者需接受青霉素治疗以阻断传播。
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存在传播风险。梅毒螺旋体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但新鲜血液直接接触仍具传染性。患者应单独使用个人卫生用品,避免与他人发生血液交换。
接触患者用过的潮湿毛巾、牙刷等私人物品可能传播,尤其在皮肤有破损时。梅毒螺旋体对干燥环境敏感,日常共用餐具、衣物等干燥物品风险极低。建议患者单独清洗贴身用品并进行消毒处理。
硬下疳或黏膜疹部位的分泌物含有大量病原体,直接接触这些皮损可能导致传播。一期和二期梅毒患者传染性最强,家庭成员应避免接触患者皮损渗出物,接触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
患者需规范接受青霉素治疗直至血清学转阴,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家庭成员应进行梅毒筛查,日常注意个人卫生防护。保持环境通风干燥,患者衣物需60℃以上高温清洗。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血清滴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