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胃癌筛查可通过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胃蛋白酶原检测等方式进行。
胃镜是胃癌筛查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取活检。普通胃镜需空腹进行,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无痛胃镜需静脉麻醉,适合敏感人群。检查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发现可疑病灶需进一步病理确诊。
碳13/14呼气试验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该菌是胃癌Ⅰ类致癌原。血清抗体检测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粪便抗原检测适合儿童。阳性患者需进行根除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血清CEA、CA19-9、CA72-4等标志物辅助诊断胃癌,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判断,数值异常升高提示需进一步排查。肿瘤标志物更适用于疗效监测和复发评估。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胃壁僵硬等间接征象,CT检查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超声内镜能清晰显示胃壁各层结构,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影像学异常需结合胃镜确诊。
PGⅠ/PGⅡ比值降低提示胃黏膜萎缩,属胃癌癌前状态。该检测适合大规模初筛,高危人群需每1-2年复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定期监测胃蛋白酶原水平。
胃癌筛查需根据风险分级选择项目,40岁以上、有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每年胃镜检查。日常需控制腌制食品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硒元素。出现持续上腹痛、消瘦、黑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保持规律饮食和戒烟限酒可降低胃癌风险,筛查异常者需遵医嘱进行病理确诊或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