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卒中可通过超急性期治疗、急性期治疗、亚急性期治疗、恢复期治疗、后遗症期治疗等方式干预。脑卒中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房颤动、糖尿病、吸烟等因素引起。
发病4.5小时内为静脉溶栓黄金窗口期,常用阿替普酶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发病6小时内可考虑机械取栓术,适用于大血管闭塞患者。此阶段需紧急进行CT或MRI评估,排除脑出血后立即启动治疗。血压管理需控制在180/105mmHg以下,避免溶栓后出血风险。
发病后2周内需住院监护,使用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丁苯酞改善侧支循环。大面积脑梗死可考虑去骨瓣减压术。控制血糖在7.8-10mmol/L范围,体温维持在37℃以下。吞咽筛查预防吸入性肺炎,下肢气压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
发病2-4周开始早期康复训练,包括床旁关节活动度练习、坐位平衡训练。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将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针对抑郁症状可选用舍曲林等SSRI类药物,认知障碍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发病后1-6个月为功能恢复关键期,需进行强制性运动疗法、减重步行训练等强化康复。语言障碍患者接受Schuell刺激疗法,吞咽困难者进行冰刺激训练。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
发病6个月后以社区康复为主,采用作业疗法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痉挛状态可注射A型肉毒毒素,疼痛综合征使用加巴喷丁。家居改造需安装扶手防跌倒,电动轮椅提升移动能力。定期筛查颈动脉狭窄,必要时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脑卒中患者需长期保持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500g蔬菜水果,限制钠盐至5g/天。每周进行3-5次有氧训练如快走、游泳,配合抗阻训练维持肌力。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检查。心理支持需关注抑郁和焦虑症状,必要时进行认知行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