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心房颤动等。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损伤脑血管内皮,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收缩压每升高20mmHg,脑卒中风险翻倍。建议通过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等方式控制血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或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2、糖尿病:

持续高血糖状态会加速血管病变,导致微循环障碍。糖尿病患者脑卒中风险较常人高2-4倍,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7mmol/L,可选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或胰岛素进行治疗。

3、高脂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形成动脉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诱因。血脂异常患者应限制动物内脏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药物治疗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脂药。

4、吸烟酗酒:

尼古丁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每日吸烟20支以上者风险提升3倍。酒精摄入超量会引发血压波动,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戒断期间可采用尼古丁贴片或伐尼克兰辅助。

5、心房颤动:

房颤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脱落引发栓塞性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需通过心电图确诊。抗凝治疗可选用华法林、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必要时行左心耳封堵术。

预防脑卒中需综合管理危险因素,每日摄入500克蔬菜水果,每周进行3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血压、血糖、血脂,房颤患者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出现突发性偏瘫、言语不清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