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大小便失禁怎么办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卒中后大小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神经调节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症状通常由中枢神经损伤、膀胱直肠功能障碍、肌肉控制力下降、心理因素、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训练:

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每日3组每组10次收缩,配合生物反馈治疗提升感知能力。研究显示持续6周训练可使60%患者改善控尿能力。排尿日记记录有助于建立规律排泄习惯。

2、行为疗法:

制定定时如厕计划,每2小时尝试排尿排便。限制晚间液体摄入,使用防漏尿垫等辅助器具。认知行为干预可缓解焦虑情绪,环境改造如加装扶手能提升如厕安全性。

3、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托特罗定可减少膀胱过度活动,莫沙必利改善肠道蠕动。感染时需用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药物使用需监测便秘、口干等副作用,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剂量。

4、神经调节治疗:

骶神经调节术通过植入电极改善排尿反射,适用于顽固性尿失禁。经皮胫神经刺激等非侵入方式可作为替代方案。治疗前需尿动力学评估明确神经损伤程度。

5、手术干预:

尿道吊带术或人工括约肌植入适用于重度失禁患者,膀胱扩大术能解决低容量性尿失禁。术后需预防尿路感染,配合长期康复训练维持效果。手术决策需综合评估卒中后整体功能状态。

每日保证1500ml水分摄入,分次饮用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增加膳食纤维预防便秘,推荐燕麦、火龙果等高纤食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改善血液循环。定期复查尿常规和残余尿量,夜间使用床边便器减少跌倒风险。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家属应协助记录排泄情况供医生参考,注意会阴清洁预防皮肤破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