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卒中后疼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中医康复等方式治疗。脑卒中后疼痛通常由中枢敏化、肌肉痉挛、关节挛缩、神经损伤、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中枢性疼痛可选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阿米替林等调节神经传导药物。肌肉骨骼疼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疼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曲马多等弱阿片类药物。用药需注意肝肾功能监测,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热敷可缓解肌肉痉挛性疼痛,温度控制在40-45℃。冷敷适用于急性炎症期,每次15-20分钟。经皮电神经刺激通过低频电流阻断痛觉传导。超声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治疗8-10分钟。体位摆放需每2小时变换一次,预防压疮和关节僵硬。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建立疼痛应对策略。正念减压训练可降低疼痛敏感度,每周3次。支持性心理治疗缓解卒中后抑郁焦虑情绪。疼痛日记记录有助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家庭心理教育能改善照护质量。
戒烟可改善血管痉挛,减少疼痛发作。限酒避免影响药物代谢。地中海饮食富含ω-3脂肪酸,减轻神经炎症。睡眠管理保持7-8小时规律作息。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针灸选取百会、合谷等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推拿手法松解患侧肌肉粘连。中药熏蒸使用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八段锦锻炼改善肢体协调性。耳穴压豆刺激神门、皮质下等反射区。
脑卒中后疼痛管理需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5g以内。有氧运动如水中步行、功率自行车每周3-5次。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从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定期评估疼痛程度和功能恢复情况。家属需学习正确搬运技巧,避免二次损伤。疼痛缓解后仍需维持康复锻炼,预防功能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