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会导致死亡吗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膜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死亡。1、病毒感染:病毒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由肠道病毒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头痛、颈部僵硬,多数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可在1-2周内康复。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展为脑炎,出现意识障碍或抽搐。2、细菌感染:细菌性脑膜炎具有较高致死率,常见病原体包括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起病急骤,12小时内可出现高热、喷射性呕吐、瘀斑样皮疹。未及时治疗者死亡率可达30%,幸存者中20%遗留听力损失或神经系统后遗症。3、真菌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病程进展缓慢但持续恶化。典型表现为持续头痛伴视力模糊,脑脊液墨汁染色可见荚膜酵母菌。未经抗真菌治疗者三个月内死亡率超60%,需长期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4、并发症风险:严重病例可能引发脑水肿、脑疝或感染性休克。颅内压急剧升高时,患者会出现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紊乱,需紧急行去骨瓣减压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5、高危人群:婴幼儿、老年人、脾切除患者及HIV感染者属于死亡高风险群体。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死亡率达20%,老年人肺炎链球菌感染死亡率约25%。接种流脑疫苗、肺炎疫苗可显著降低细菌性脑膜炎发病风险。预防脑膜炎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出现突发高热、剧烈头痛、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康复期患者可进行认知训练和平衡练习,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Omega-3脂肪酸促进神经修复。定期随访检查听力、视力及认知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后遗症。